找到相关内容213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统密宗理论解析--密法的特别殊胜的道理

    自性五智光明、佛身、净土、坛城,得见微观世界的奥秘,生时在微尘中已渐显现诸佛剎土,证华严境界的不虚。自性本体与妙用如日与日光,本净自性如母,可由「彻却见」开显,「彻却定」证入。由自性本体的妙用境界如...「直指禅」有相似之处(看来相似,但其中巧妙不同)。这「彻却」的「见、修、行、果」和禅宗的「悟、修、证」有相似之处,如六祖说「..见本性清净,自修,自行,自成佛道」。  可说修密宗相当「密、禅、净」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4758679.html
  • 佛教偈颂歌赞的性质及其内容

    史公”。既而班固曰“赞”,荀悦曰“论”,东观曰“序”,谢承曰“诠”,陈寿曰“评”,王隐曰“议”,何法盛曰“述”,扬雄曰“譔”,刘昞曰“奏”,袁宏、裴子野姓名,皇甫谧、葛洪列其所号。史官所撰,通称...匝至无量匝,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,若独作若共人作。善男子,若能如是,至心供养佛法僧者,若我现在及涅槃后,等无差别。[9]  《摩诃摩耶经》卷1云:  尔时摩诃摩耶,说偈赞已,而白佛言:“诚知如来诸弟子...

    王志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3360854.html
  • 惠谦法师:略辨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

    反之,若于二教定执定判,则成无体随情假,无尘虚妄见了。   所谓教无以立,依理而立;理不,依教而。是故同别一乘之教,必合真俗二谛之理,否则即非无上甚深佛法。事实上,我们也可从法藏大师将&...ldquo;十佛境界”,此乃不可言说,唯证相应。另一为“缘起因分”,即“普贤境界”也,此则可说,为劝修故。即所谓普贤圆因,舍那满果是也。既称...

    惠谦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惠谦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769904.html
  • 学佛青年慧炬高扬——为慧炬社成立三十周年祝贺献文

    装神弄鬼,特殊,也不要贪求名利。一般来说,被人恭敬会满心欢喜,被人毁谤则心生忧恼;其实,恭敬与毁谤同如利箭,中箭便不免痛伤。同时要体念到,被恭敬与被毁谤,都是各有前因,应以勿喜勿忧之心面对。敝人、...可能。我们本来具有与诸佛一般无异的佛性,为什么到了现在我们仍然是众生呢?就是因为我们的佛性被烦恼、无明所遮,一时不出来,修行的效用就是去除烦恼、无明。修行是怎样的修呢?孝顺父母,敬重师长,帮助一切...

    荣崇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280174211.html
  • 大圆满龙钦宁体能遍智妙道前行仪轨

      大圆满龙钦宁体能遍智妙道前行仪轨   首先观修念诵加持语业法   嗡阿吽、观想舌根"让"字燃火后,变为红色发光三股金刚杵,杵心阿勒、嘎哩、缘起咒等咒鬘围绕放射光明,供养诸佛菩萨而令欢喜,...皈依境   诶玛吙!   本净究竟光佛土 无上圆满铜色德山中 根身自成金刚瑜伽母   一面二臂红净执刀盖 二足舞姿三目视虚空 顶上千叶莲花日月轮   总集皈处根本上师尊 无别海生金刚变化身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10483765.html
  • 印光大师的儒学思想[1]

    天理、人情之私欲。一有私欲,则所知、所见皆偏而不正。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,则不偏不易、即心本具之正知,一举一动,悉合情理,了无偏僻。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,修齐治平在是,超凡入圣亦在...,不可能收到预想的效果。对于其中的原委,印光大师有详细的说明。他说:   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正知,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。以:凡欲利者,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;若知善恶因果「如影随形,如响应声...

    恒毓

    |儒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0317565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佛教何以要分宗?分几宗?那一宗最好?

    之妙观察智。转七识的执著人我差别为怨亲平等,谓之平等性智。第八识原来好像垃圾桶一样,以致明镜无光,必须除去三毒的污垢,断尽无明,则镜光,十方世界,影现其中,故名之为大圆镜智(即佛智)。   ...:停止见分攀缘工作的机能,而皈顺证分的理体。   4.隐劣显胜观:隐藏心所的劣点,而心王的优点。   5.遣相证性观:排遣万有的差别事相,证入诸法平等的性海。   以上五项,称为五重唯识观。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知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2/21243220863.html
  •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

    定心,于所发境,不取不舍,但平心定住。若是善法,定力逾深,其法逾发;若魔所作,不久坏。二者以智慧观察,即观所发法,推检根源,不见生处,则深知空寂,心不住著,邪当灭,正当。  总之,在修定的过程中...无厌足,起惑造业),多痛苦义,不自在义,粗鄙、可厌恶义。  粗事者,有内贪(贪著他色身)欲,外贪(贪外尘境)欲。  粗相者,一相,即欲,此欲由能缘烦恼(贪)及所缘事构成;欲生受,三受(苦、乐、舍)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239501.html
  • 观:超越边见,突破无明的开始

    但这些典籍中多是讲知见,没讲如何做。幸亏中国有公案留下,禅宗大师的作为正是彻底的中观之践行:不立宗见,遇错即破,于破错见中真实。如今读公案不要希冀有所得,先不要想怎么加一转语可使公案接得下去,这...两边也远离。行人的实执渐少,对世界万法的体会渐渐不同于过去,现量体会得万法非实有,亦非世间俗义之幻,无以名之,姑名“如幻”,又称“幻观”。同时空明,...

    越尘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2240817.html
  • 论永明延寿的“万善观”

    念时不分有相无相,但念念功成,其相,虽念念度生而不见有生可度,心心求佛而不见有佛可求。这就如同放置在密室中的一盆水,虽无心分别,却水中自然会显现出众像。  佛法承认人的圆明心性本来具足,但由于后天...了研究。关于“万善”,虽然也有提及,但未做深入展开。本文以此入手,以“事”“理”,对三教合流、诸宗会通背景下的“万善”以及由此突显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述。  一、延寿其人及其“万善观”提出的时代背景 ...

    杨柳 张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041470.html